粮食凝结着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有的放矢)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深刻认识到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劳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粮食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对粮食来之不易的生动描述。粮食从农田到餐桌,需要经过种植、管理、收获、运输、储藏、加工等诸多环节,需要农民、购销人员、生产加工人员、食品烹饪人员等众多劳动者参与,凝结着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爱惜食物、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对广大劳动者劳动成果的珍惜,也是对广大劳动者及其辛勤劳动的尊重。我们大家都是劳动者,都应像期待别人尊重自己的劳动一样尊重其他劳动者的付出。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小小餐桌,承载着中华民族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优良传统,关系社风民风和国民价值观念。珍惜食物、制止餐饮浪费不是个人小事,而是关系国计民生、千家万户的大事。珍惜食物、制止餐饮浪费,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要加强“克俭于家”、厉行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牢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培养节约习惯,自觉抵制餐饮浪费行为。除了消费者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餐馆、食堂、超市等各方都要积极参与,在多环节全链条系统解决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环节的粮食浪费问题,合力把好节约关。此外,还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健全鼓励节约、整治浪费的长效机制,让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崇俭抑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追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每一粒粮食、爱惜每一片蔬菜、节约每一滴油料,就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者的敬仰、对大自然的敬畏。只要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节俭消费的实践者、传播者、监督者,就一定能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热点新闻
- 24300
05.29
一图读懂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
- 24276
11.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 22307
11.13
中国共产党巴中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 20142
10.29
中国共产党巴中市恩阳区第三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巴中市恩阳区第二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 18476
12.25
中国共产党巴中市恩阳区第二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 15389
10.3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 14592
11.06
坚持开放引领突出产业强区
奋力开启恩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访恩阳区委书记杨波 - 14422
11.05
巴中市恩阳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 13936
08.28
恩阳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
宣布中共四川省委 巴中市委关于
恩阳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 - 13722
10.09
恩阳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
张鹏飞出席并讲话 杨波主持并讲话 王清平 李玉甫讲话
朱